来源:查看原文 日期:2015-04-24
随着中国经济呈现出“中高速、优结构、新动力、多挑战”新常态,中国会展业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特征和发展趋向。中国会展业的增长方式、业态内容、产业链体系、市场化进程、竞争模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,出现了与中国经济新常态相呼应的会展新常态。 一时间,“新常态”成为各大会展专业论坛热议的焦点,也成为会展专业人士关注和分析的热点。抓住中国会展业发展的“新常态”,是维持会展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,是会展业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。 近几年,四川会展业面对新形式、新机遇,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“一带一路”、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机遇,转变思想理念,打破思维定式,创新发展模式,陆续举办一系列高质量、高规模的展会,为四川搭建对外开放平台,成为中西部会展业的一颗明星。 行业规模初具保持中高速增长 谈及会展业新常态,“增速减缓”是 首要关键词,也是业内专家的普遍共识。据商务部会展业典型企业调查统计数据显示,近年来,办展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,而展出面积仍保持增长状态,但增长速度 从早期的两位数增长回落到一位数增长,会展发展速度成倍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一段时期内很难再次出现,会展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似乎成为一段时期内的 新常态。 在全国会展业“增速放缓”之时,四川会展业借力西部大开发和“一带一路”等战略机遇,蓬勃发展,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会展经济体系。全省已成功承办和培育了一批规模大,专业化、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全国性、区域性展会。 据不完全统计,2014年,四川省会展的数量和规模保持稳步增长,共举办第十五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等重大展会活动982个,其中展览活动322个,国际性和区域性会议论坛248个,节庆赛事活动412个。省会成都市全年举办重大展会节庆活动530个,其中展览214个,展览面积325万平方米,同比增长8%,已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“会展之都”。 不 仅如此,以成都为代表,绵阳、内江等四川各州市争相在会展业发力,绵阳科博会、泸州酒博会、眉山泡菜博览会等一批会展活动已初步形成品牌效应,新增乐山旅 博会、攀枝花钒钛博览会等一批特色专业展会,市(州)竞相搭建会展开放平台,大力发展会展经济,有力地提升了四川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。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市场化进程加速 新常态下,政府职能正在转变,会展市场化趋势日益加强。一方面活跃了市场,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;另一方面也为建立公平公开开放的市场规则清除了制度障碍,加快了整个行业市场化的进程。 为 促进四川省政府性展会转型升级发展,四川会展业主动对接和适应会展业新常态。四川博览事务局副局长杨庆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四川会展业实现转型升级, 将重点做到三个服务:一是服务开放大局,着力打造会展开放平台;二是服务产业发展,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;三是服务市场繁荣,着力拉动消费需求。 近几年,西博会及四川省其他政府主导型展会不断加大其市场化运作力度,加快市场化转型的步伐。 2014年,第十五届西博会在市场化转型就做出诸多探索。在此届西博会上,首次策划举办中国西部工业制造及技术博览会、中国西部应急产业博览会、四川农业博览会等3个展中展。并且与德国汉诺威、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等专业机构开展合作,推动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参展参会。 此外,以在四川泸州举办的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为代表的专业展会,在服务行业发展的同时,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。 近两年来,在供需两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,白酒行业已正式结束非理性的高增长时期,迎来的是以消费者需求为主导的纯粹市场化竞争。酒类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必然选择。 自2008年成立以来,酒博会已连续7年成功举办。酒博会已成为推广泸州白酒品牌,推动全国主要白酒产区、企业跨区域合作,提升“中国白酒金三角”品牌影响力的重要平台。资料显示,在过去7届酒博会期间,泸州市共累计接待1528户国内酒类企业、4万余批次酒水经销商参展,合同订货签约金额444亿元。在“酒博会”的带动和促进下,全市白酒产业销售收入从2008年的167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723.7亿元,6年间增长了3.3倍。
|
四川会展 | 四川国际博览 集团微博 |